首页 > 安博体育app入口 > 苗木报价

劳动模范对我们的启示—劳动模范对我们的启示作文

  “湿地公园拥有独特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,它不仅是天然大氧吧,还是众多市民走进自然、了解自然的最佳去处。咱们省是湿地大省,丰富的湿地资源对保护生物多样性、调节径流、改善水质、调节气候具备极其重大作用……”9月27日,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修复项目现场,谢顺邦正耐心细致地给游客普及湿地保护修复的相关知识。

  今年40岁的谢顺邦是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项目部部长,湿地公园内每条水系、每段岸边、每片林地,都深深印刻在他脑海里,哪里的水系需要保护修复、哪里的岸边有珍稀鸟类出现,哪里要重点开展林地植物调整栽植,他心中始终有一本明白账。

  秋日午后,一丝暖阳映射在河面上,岸边的行道树黄绿相间,倒映在河水中随波荡漾。抬头见绿,移步换景,一抹抹随处可见的绿色黄色,让湿地公园更加多彩,而这一切不能离开谢顺邦和同事们的努力。

  2006年,谢顺邦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西宁市湟水林场。上班第一天,看着眼前光秃秃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,他不禁心潮起伏。“林区道路崎岖,辖区内火情隐患排查、有害生物监测等工作非常琐碎。”回忆过去,谢顺邦满怀感慨。此后的日子里,他全身心投入到植树造林工程建设中,这一干就是10多年。

  “我要守护好林场这片绿色,种更多树,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森林。”谢顺邦说。

  2010年,为加速推进10公顷河北杨育苗工作,谢顺邦主动放弃休息时间,以“五加二”“白加黑”的工作节奏,驻扎在现场埋头苦干。面对家人的埋怨,他总说:“项目工作任务重,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全力以赴,谁也不能拖后腿”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由他经手培育的杨树长得又高又壮,成为西宁绿化不可或缺的先锋树种。

  如何做好湿地保护修复?怎么样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?……自2018年谢顺邦调至湿地公园从事湿地保护修复、养护管理工作后,一直用心学习相关知识,并将其运用到湿地公园管理实践中,从方案的编制到落地实施,从养护的细节到修复成效,谢顺邦不断总结经验,推进生态湿地建设。

  “为了提升群众湿地保护意识,我们建成科普馆、湿地课堂,成立湿地学校;出版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‘常见鸟类观察手册’‘湿地公园解说手册’等自然教育系列丛书;通过线上线下多次举办湿地摄影大赛、观鸟活动、‘鸟类知识课堂’,开展‘西宁湟水湿地二十四节气系列课程’等各类自然教育课程,多层次、全方位开展湿地保护宣传,打造集生态体验、科普教育、文化展示、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原城市湿地公园。”谢顺邦介绍说,2017年以来湿地公园先后获得“全国林业科普基地”“西宁市青少年绿色实践基地”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等荣誉称号,成为面向大众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平台,是一张西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名片。

  每天坚持来回巡护,遇到破坏湿地生态资源的行为及时制止,对需要帮助的游客热心服务……经过谢顺邦和同事们的努力,广大市民游客的湿地保护意识明显提高,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情况明显好转,公园游客秩序进一步规范,营造出安全、文明、有序的游园环境。

  “我只是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员。”谢顺邦总这样说,但正如一滴水也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,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业,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。2020年谢顺邦被评为“青海省国土绿化先进个人”,2021年被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评为青海自然保护地优秀管护员,2022年更是荣获“全国绿化劳动模范”称号。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,是他对心中那抹绿的守望,更是一名林业工作者永不放弃的执着与坚守。

  漫步湿地公园,看着游人尽情享受自然之美,谢顺邦说:“让城市融入大自然,让居民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。”这里的树木,如同一个个坐标,记录着他的人生轨迹,绿色发展的故事,也继续在这座国家湿地公园生动演绎……

相关文章